李双泽  又名:

民 族:  出生地:中国台湾  身 高:

英文名:lishuangze 

籍 贯: 

星 座:巨蟹座 

职 业:动作捕捉 

生 日: 

更新时间2023-12-10 19:43:40 

参演作品:由  李双泽  等参与的作品的等,自发布以来就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,非常受广大欢众喜爱。ID:(225424)

详细介绍:

李双泽(1949-1977)是现代台湾文化界传奇人物之一,集画家、作家、民谣歌手和作曲家于一身。 李双泽今年(2007)是他过世三十周年,淡江大学将于10月1日及10月4日为他举办“唱自己的歌”立纪念碑的活动及演唱会。 李双泽在父母的培育下,进入淡江大学数学系就读。淡江校园和淡水都是人文荟萃之所,在这里,他充分地展现绘画、文字写作和音乐的才份。于1974年6月以25岁之龄在台北美国新闻处林肯中心开办画作个展。1975年初到1976年中,李双泽到西班牙和美国游学。 回台后,1976年12月3日参与淡江大学一场“西洋民谣演唱会”时,他高声呼吁“唱自己的歌”,引发热烈的回响,这是新歌运动的“淡江事件”。自此,他开始独力创作或与友人合作,共完成了9首歌曲:《心曲》  、《我知道》  、《红毛城》  、《老鼓手》  、《愚公移山》  、《美丽岛》  、《少年中国》  、《我们的早晨》  、《送别歌》  等9首歌曲。当众人沈浸于他的创作欢乐之际,李双泽却于1977年9月10日在淡水兴化店海滨为救人而不慎溺毙,年仅28岁。 双泽歌曲的诗词及音乐显示台湾文化中罕见的心灵开放,自由和自信,不同于一般流行歌的装清纯或强说愁。他的呼吁和创作推动了新歌运动的风潮,淡江大学也成为新歌运动的重镇。此外,他的文学作品也得到相当高的艺术评价,中篇小说《终战の赔偿》  获得1978年的吴浊流文学奖。 创作作品 李双泽大部份的作品,是与梁景峰讨论出来的结果 • 《少年中国》  :李氏为朋友蒋勋的诗作谱词而成 • 《美丽岛》  :改编台湾女诗人陈秀喜的诗作《台湾》  ,是李双泽最广为传唱的一首作品 • 《我知道》  :李双泽创作的第一首民歌作品 • 《老鼓手》   • 《红毛城》   • 《愚公移山》   作品后续 在写作完《美丽岛》  后,李双泽生前并没有发表过这首作品。《美丽岛》  初次现世,是在李双泽告别式上,于前夜由杨祖珺与胡德夫,彻夜整理李氏遗留的手稿,编录而成。《美丽岛》  与《少年中国》  ,当时送交审核都未通过,《美丽岛》  因曾为党外人士传唱而被判定有台独意识,《少年中国》  则由于被统派人士传唱而判定亲共。 1978年,李双泽的中篇小说〈终战的赔偿〉,获得吴浊流文学奖。文集《再见,上国》  ,由长桥出版社发行。1979年,党外人士欲藉创办杂志而立政党,藉用《美丽岛》  为其杂志刊名。9月8日中泰宾馆的《美丽岛》  创刊酒会,遭《疾风》  杂志与一群自号「爱国人士」者闹场。在一片推挤喧嚣的混乱中,杨祖珺唱起了《美丽岛》  ,李双泽创作的,没有政治立场与暴力的《美丽岛》  。12月10日,政府对集会民众展开镇压,史称「高雄事件」,也即是「美丽岛事件」。 1987年,李双泽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,《美丽岛与少年中国》  出版。2007年10月1日,淡江大学于校内牧羊草坪上,举行李双泽纪念碑揭碑仪式,由其友蒋勋题碑。10月4日,得野火乐集协助,于校内学生活动中心,举行「唱自己的歌—30年后再见李双泽纪念演唱会」,由当年淡江事件时,与李氏同台的主持人-陶晓清来进行主持,胡德夫与嘉宾杨祖珺,亦再次合作演唱《美丽岛》  ,来缅怀他们的故友-李双泽。(db)

随机推荐

    Copyright © 2016-2018 酷剧TV Ver.4 Inc. 版权所有
    免责声明:本站只提供web页面,不提供资源存储,不参与录制、上传。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百度地图

    10-05 10:40:44  耗时:0.490